我为什么去查试管怀孕几率
这事儿得从我表妹说起。她跟老公备孕折腾了快三年,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,两家老人天天催,两口子都快抑郁了。上个月聚餐,她红着眼睛说准备砸钱做第三代试管,问我靠不靠谱。我听着心里不是滋味,立马拍胸脯:“等着!哥给你整明白!”
跑医院就跟赶集似的
真干起来才发现两眼一抹黑。先去了家门口那个吹得天花乱坠的私立医院,穿白大褂的顾问唾沫横飞跟我打包票:“我们这儿成功率80%起步!”我听着直犯嘀咕,偷偷拍了下他墙上的宣传页,回来一查发现角落里小字写着“数据包含各年龄段及试管技术类型”——好家伙,搁这儿玩文字游戏!
转头又跑公立三甲生殖中心。好家伙,走廊里挤得跟春运火车站似的。排了俩钟头队,逮住个下班的实习医生塞了包烟,小伙子压低声说:“叔您别信广告,我们科主任亲口说的,35岁以下的做三代,十个人里能成四个半就算烧高香了。”这话听着还像点人话。
翻档案翻到眼冒金星
我这人轴劲上来了,非要挖点真料。托卫生局的老同学弄到三年前本市某三甲的内部统计(名字不能说),打印出来足足三十多页纸。晚上蹲书房拿荧光笔一条条划拉,看到后半夜眼皮直打架。几个数记得特别清楚:
- 32岁张姐:取了14个卵,配成6个囊胚,筛查完只剩2个能用的,移植一次就怀上了
- 39岁王阿姨:折腾三回促排,总共就2个过筛查的囊胚,全移植了也没成
- 27岁小夫妻:染色体有问题,筛完五六个好胚胎,头回移植直接双胞胎
最让我麻爪子的是那页汇总表:30-35岁这批人,胚胎筛查通过率才将将过50%,移植后能稳定着床的连四成都不到。院长批注还写着:“年龄超38岁者建议慎重考虑费用收益比”——这大白话翻译过来不就是“年纪大烧钱大概率打水漂”嘛
跟表妹交底那晚
周末拎着档案袋去表妹家,火锅咕嘟咕嘟冒着泡,我拿筷子蘸着辣汤在桌上画图:“你看,按你现在31岁算,咱往最实在了说:促排卵七八成能取着,配成囊胚对半砍,基因筛查再刷掉小一半。”她老公掰着手指头算,脸都绿了:“就剩个零头?”
我把他俩快凉透的毛肚捞自己碗里:“也不至于!你俩身体底子还行,找对医院别贪便宜,准备个十五万打底。要是运气好胚胎质量高......”我伸出三根手指头晃了晃,“三次机会里成一次,这概率我觉着能赌!”表妹咬着筷子尖半天没说话,临出门突然给我个大拥抱:“哥,有你这实打实的数,我心里反而不慌。”
现在蹲产房门口敲这些字
你猜怎么着?昨晚表妹破水进待产室了!陪她做产检这大半年,亲眼看见她肚皮上密密麻麻的针眼。她老公刚才扒着门缝偷看,回来哆哆嗦嗦告诉我:“护士说胎心监护仪响得跟敲鼓似的,贼有劲!”我摸出手机翻日历——从取卵那天算到明天整好39周,这丫头真就在那三成概率里踩准了点!